環保專案
北方發電:我們在北歐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如何開花結果
Google 在四大洲共有 14 座資料中心,同時在全球 150 個城市皆設有營運據點,因此能源消耗量之龐大可想而知。Google 堅信在營運上必須善盡環保責任。早在 2012 年,Google 便設定了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這代表 Google 每年都會根據公司用電量,從全球各地採購足以支撐起整體營運的可再生能源。
為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在許多市場簽訂了購電合約 (PPA);這種長期合約一方面可推動新的可再生能源建設,另一方面則可保障指定期間內的能源採購價格不變。這類交易除了能為電網增添新的可再生能源,對 Google 財務面也有正面意義:當我們簽訂風力或太陽能電力的固定價格長期採購合約,便形成一種保障,即使日後市場電價上揚,Google 也不受影響。Google 能源政策部門主管 Neha Palmer 表示:「我們能確實掌握長期成本。PPA 對地球與我們的企業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
Google 在 2010 年簽訂了第一份風力 PPA,主動採購大量可再生能源來支應營運用電需求,這在非公用事業公司中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到了 2016 年,如此處資料所顯示,我們已參與 20 項專案,總採購電量高達 2.6 吉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業買家。透過這種種努力,我們將在 2017 年達成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這是一個偉大的里程碑,但只是 Google 的第一步;我們的長期願景是在地採購,讓各地據點根據用電量從同一電網採購足以支應的可再生能源。Google 在芬蘭和荷蘭的兩座歐盟資料中心正是這項願景的開路先鋒。在芬蘭,我們能夠直接運用北歐風力為設施供電,而荷蘭資料中心則是我們首座從營運第一天就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資料中心。
為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供電的 Nord Pool 電力市場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案例,真實展現出企業採購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影響。這個開放的能源市場架構具有良好競爭性,讓客戶能夠自行選擇能源供應來源,這十分有利於發展各種富有創意的電力採購組合。這樣的市場結構,加上 Google 在各地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致力於採用可再生能源的承諾,以及對長期能源開發的投資意願,共同為 Google 帶來了近 6 億瓦的風力發電量。這是北歐地區新建電力資源的重要生力軍,並加速了該地區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此外,我們還為可再生能源催生了嶄新的採購方式。在荷蘭,我們與 Akzo Nobel、Philips 和 DSM 等公司聯手採購電力,展示了未來可行的一種能源交易模式。Marc Oman 在 2015 年初加入 Google,職責包括加快電力採購流程,以及管理 Google 在該地區持續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組合。他表示:「電力公司通常扮演的是中間人角色。在這個案例中,我們設法直接向生產商採購電力。」至於具體的做法,Google 是直接接洽負責某風力發電廠專案的兩家荷蘭合作開發商,透過預先承諾購買該專案的所有電力,協助確保該專案的融資到位。
另一項合約是在去年 6 月簽署,在挪威 Tellenes 推動了一項涵蓋 50 座發電機、1.6 億瓦發電量的專案建設;這是挪威首次成立國際採購聯盟來建造風力發電廠。這項專案獲得德國和荷蘭銀行的融資,以及某家投資公司的資助,而 Google 也同意以固定價格採購所有電力,成為確保融資順利到位的關鍵因素。挪威在水力發電的發展上擁有悠久的歷史,但風力發電的專案卻寥寥無幾。負責歐盟政策和社群關係的 Andrew Hyland 指出:「在我們宣布這項合約的當天,挪威能源部長在 Tweet 中表示『今天是值得高興的一天』。」
這些發展除了對 Google 有直接的幫助,也帶來了更廣泛的影響。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急速成長,致使資料中心必須擴展來滿足客戶需求,因而會持續消耗大量電力。隨著資料中心業者察覺可再生能源在營運面的利多,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將一路攀升。未來,資料中心是不可或缺的,但這也有賴可再生能源支撐營運。
事實上,自 Google 完成大規模採購潔淨能源的創舉後,許多企業也紛紛效仿。時至今日,數家大型企業皆著手簽訂購電合約,而 Oman 認為隨著市場演化,規模較小的企業也會轉向使用可再生能源,但或許是採用大型採購聯盟的模式。他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 Google 營運所在的所有電網全面使用無碳能源,這樣我們就能全天候享有潔淨能源。」可以想見的是,在我們真的實現這個目標時,豐沛的北歐風力必定是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