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的供應鏈專案

Made by Me (由我製造)

2018 年 10 月
組裝產品零件的作業員

你使用的每項 Google 產品都是在某處由某人製造出來。有些人負責開採出手機零件使用的原料,工廠人員則負責將這些零件組裝起來。還有些員工將成品從工廠裝上棧板、從船塢運到倉庫,再用卡車載往商店。這段過程相當複雜,產品在送到你手中之前,就經過了數百人之手。

沒有這些人,就沒有我們的產品。現在有了 Google 新推出的虛擬實境 (VR) 體驗,你將有機會認識其中一些人。

我們透過《Made by Me》VR 影片,帶你前往供應商 Flex 在中國珠海的工廠,讓你親身體驗作業員一天的生活。觀眾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和 Daydream View、Cardboard 或其他 VR 頭戴式裝置,就能進入 360 度的虛擬環境,參觀工廠四周環境、在休息時間的即興演唱會中觀察員工的表情,或專注聆聽某人說話。

你也能直接聽到員工討論工資、工作狀況、產品品質、喜愛的嗜好和對人生的期望 (雖然《Made by Me》原本是設計成 VR 體驗,但其實不必使用 VR 頭戴式裝置,也能在 YouTube 上觀看影片)。

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使用 VR 頭戴式裝置。
「Made by Me」能將觀眾瞬間帶往我們供應鏈中的工廠,親身體驗作業員一天的生活。

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我們在進行「負責任的供應鏈」計畫時,是以「員工優先」為重點,藉此確保供應商公平地對待工廠作業員,並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Made by Me」能讓各位看到 Google 在執行業務時的人性化面向,以及我們各項決定背後的原因。談到供應鏈責任,往往會讓人聯想到一大堆冷冰冰的企業政策、法規和法規遵循稽核,但此概念也體現了我們的決心,也就是致力為參與 Google 產品製造和服務的每個人捍衛權利及福祉。

故事主角 Wen 五年前離開自己生長的村莊,前往 Flex 應徵製造工作。她聽說這家公司的工資合理,待員工又好,因此從製造線作業員一路晉升為 20 人團隊的主管。她的經歷在我們的製造鏈中很常見。她希望獲得不錯的薪水、健康的工作環境,並為家人提供經濟支援。她和各地的高科技產業員工面臨著類似的處境,也就是想要實現買房的願望,但珠海價格高漲的房市卻又令她望之興嘆。

一個身穿工廠制服的人面帶微笑看著鏡頭。
我們的 VR 體驗會向觀眾介紹像 Wen 這樣的作業員,也就是 Google 政策的保護對象。

我們透過 Wen 及其他員工的故事,帶觀眾一探供應商工廠的工作情形。作業員的宿舍裡有什麼?主管與員工的互動情況如何?組裝生產區是什麼樣子?製造我們手上產品的人對產品品質有何想法?

此外,我們也讓你一窺鮮為人知的供應鏈運作情形。技術供應商相關的新聞大多著重於報導違反勞動法規和安全的情況,雖然揭發此類問題非常重要,相關政策旨在保護的工廠員工卻很少受人關注。透過「Made by Me」體驗,各位將會發現,中國工廠作業員的目標和期望,與矽谷的高科技員工其實差異不大。

一個面帶微笑的人用一根手指轉籃球。
觀眾將能瞭解到工廠人員在閒暇時間喜歡從事什麼活動。

不在現場也能身歷其境

我們運用最新的 Google VR 技術來拍攝「Made by Me」,因此得以打造臨場感十足的體驗。這部 360 度影片是使用有 17 個鏡頭的 Yi Halo 攝影機來拍攝,能讓你從供應鏈作業員的角度看向各個方向,不遺漏任何細節。為了加快製片流程,我們也用了 Jump 組合器,這個軟體會在影片上傳到 Google Cloud 後,自動將每段影片組合在一起。

因此,我們得以在數週內打造出順暢又具備專業品質的 VR 體驗,展示透過 VR 說故事的潛力,供資源有限的電影人參考。Google 也提供幾乎人人都能組裝或購買的 Google Cardboard 虛擬實境顯示裝置,讓 VR 技術更平易近人。

我們之所以選擇以 VR 拍攝「Made by Me」,是希望 Google 消費者和相關人員直接傾聽作業員的心聲,而不只是從新聞報導中得知他們的故事。VR 讓各位有機會和日常慣用產品的製造人員共處一室,對大部分觀眾來說,這是最接近親自造訪供應鏈工廠的體驗。

揭開神祕面紗,正視實情

我們努力確保供應商以公平且尊重的態度對待員工,因此在選擇新的供應商或將產品推出日期提前時,我們知道這決定影響的不只是生產線上的數據,而是會影響到許多人的生活。

「Made by Me」 的用意不是美化供應鏈的實際運作狀況;在我們這種規模的大型供應鏈中,有時確實會出現違規情形。我們的目標是揭開產品製造流程的神秘面紗,並協助觀眾瞭解我們和你的決定會造成哪些人為影響。